首页> >
而这几支部队的指挥官估计到这时候才明白,为何华北有这么多明军拱卫,还要从外地调他们增援京城。敢情一支部队打一场仗就被废掉了大半,却几乎没摸着敌人的边,这样的交战方式,无论如何都耗不过海汉。
而作为明军打破临时停战协定,主动挑起战事的回应,海汉当天晚些时候,便架起炮对着朝阳门城楼一连开了二十多炮。虽说没把城楼打垮,但这动静也足以让城内守军心惊肉跳了。
断断续续打了几天之后,从外地调来的几支生力军已经变成了残兵,部分死伤比例较大的部队,甚至不得不将剩余人员暂时并入其他部队,以维持完整的编制。
而占据优势的海汉一方倒也不是毫无压力,地处内陆的作战环境,让陈一鑫不得不将相当一部分兵力放在维持后勤保障上。
尽管从天津到北京前线,可以通过内河运输解决大部分的运力问题,但问题在于作战物资必须从山东、辽东跨海运来,漫长的补给线让前线很难维持高烈度作战的消耗。
而且参战部队已经连续作战一个多月,身体和精神的疲劳都已到了陈一鑫无法忽视的程度,而他手里也没有更多的预备队可以调来前线,更换已经疲惫不堪的部队。
就算执委会没有下达停战的指令,陈一鑫其实也已经有了停战休整的打算,让手下的部队能够轮换作战,获得休息的机会,为最终的攻城战积蓄力量。
如果杭州的谈判最终破裂,双方没有达成一致意见,那么海汉军仍要发动对北京城的攻势。陈一鑫可不希望到那时自己的部队是以目前的状态出击,那样就算能攻下北京,也难免会因为状态不佳而遭受更大的损失。
当然他更希望明军能像这几天一样主动出击,让海汉军以最擅长的防御战来消耗明军,这样之后攻城的时候,难度应该会小一些。
断断续续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六月上旬,王承恩结束了在杭州的谈判,在海汉军的护送下乘船返回北方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